WFU
顯示具有 透析相關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透析相關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

肺鏈疫苗有效嗎?洗腎病患怎麼打?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天氣逐漸轉涼,正值流感、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的季節,有位腎友問我:

「張醫師,我兩年前曾經打過公費的 23 價肺炎鏈球菌疫苗,最近我媳婦帶小孫子去打公費 13 價肺炎鏈球菌疫苗;這兩種有什麼不一樣?聽說 13 價的比較好?我還需要再加打 13 價的嗎?」

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兩種,到底該怎麼打比較好呢?

2023年9月18日 星期一

洗腎後全身無力,怎麼辦?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「洗完回去有什麼不舒服嗎?」在洗腎室查房時,我通常都會這樣問患者。

「張醫生,我爸爸他每次中午洗完腎回家後,全身軟趴趴,要一直在床上躺到晚上七八點才有恢復元氣,可以下床吃飯,這樣有正常嗎?」三郎阿公的兒子們都很孝順,每次都會陪父親來洗腎;看到爸爸的身體在洗腎後變得這麼虛,做兒子擔憂焦慮的神情溢於言表。

「許多患者在洗腎後都會有這樣疲憊的感覺,只是有的人躺一兩小時就恢復,有的人休息的時間會比較久。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善,讓我們來試試看...」

還沒等我說完,隔壁床的阿森伯就插話發表意見了:「我洗腎洗了十年,之前醫生試過很多方法,都一樣,洗腎完就還是會覺得累累的要躺一下,你們最好不要抱太高的期待,反正洗腎後回家睡個午覺休息一下剛剛好啊!」

面對阿森伯的吐槽,雖然有點尷尬,但又不能說他錯,洗腎結束後仍持續一段時間的疲累感,確實讓許多透析腎友大為困擾。

2022年9月15日 星期四

帶狀疱疹要注意,疫苗接種最給力!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你是否有聽說過關於「皮蛇」的鄉野傳說?當皮蛇環繞身體一圈時,那個人就會死掉!

先別害怕,這當然是無稽之談!所謂的「皮蛇」,就是帶狀疱疹。

超過九成的人在兒時曾感染過水痘,即便皮膚的水疱已痊癒,但水痘-帶狀疱疹病毒(Varicella-zoster virus, VZV)仍潛藏在人體脊神經之感覺神經節中,當年紀漸長或罹患慢性病以致免疫力低下時,病毒會再度活化,引發帶狀疱疹,每三個人就有一人會在一生中得到帶狀疱疹。

2022年4月5日 星期二

透析腎友可申請的補助與保險給付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王先生是最近加入我們洗腎室的腎友。他剛從醫院出院,這次住院被醫師宣判之後需接受規則血液透析。

剛來洗腎室時,木訥的他總是靜靜地聽醫護人員衛教,不發一語。問他有什麼問題要問的嗎?他先是客氣的搖搖頭,然後便翻身側躺背對我們,拉起被子,一副謝絕打擾的樣子。

「之前都好好的,突然被告知需終身洗腎,短時間一定很難接受,我們只能在旁陪伴幫忙開導他,在他有需要時提供必要的支持協助。」開醫護討論會時談到王大哥,我提醒護理師夥伴們。

幾週後,某天查房時,王先生主動問我:

「醫生,我身體變得這麼差,老闆不敢讓我回去工作,家裡兩個小孩都還在讀書,我卻沒辦法賺錢養家,怎麼辦?」他低聲地說,講到後面,聲音愈來愈小,頭也愈來愈低。真是一文錢逼死英雄漢!

本是家中經濟支柱的王先生,生了一場大病,工作也沒了,目前靠老婆打零工支撐家計,有哪些保險給付或社會福利能幫上他的忙呢?

2022年1月28日 星期五

豆類蔬果等素食,護腎養生高價值!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邱阿伯是洗腎室的腎友,因自己長年洗腎,對家人的腎臟保健格外注意。

因為蛋白尿,邱太太也在我的門診追蹤治療。每次回診時,他們夫妻都會一起來,看得出老人家彼此之間的感情很好。

這天看診時,阿姨問了我一個問題:「想請教張醫生,我看電視說,多吃蔬菜水果,對心血管很好,比較不會得高血壓、心臟病!但是蔬菜水果的鉀離子都高,我和我先生的腎臟都不好,我們可以吃嗎?」

2021年10月5日 星期二

腎臟病患需要補充維他命 C 嗎?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李小姐是我的老病患,因慢性腎臟病長期在門診追蹤;李小姐的媽媽有在洗腎,為避免自己未來也和母親一樣,她對於自己的健康情況格外注意。

這天回診時,李小姐從包包拿出一罐藥問我:「我聽人家說,維他命 C 是很好的抗氧化劑,吃了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,想請教張醫師,我和媽媽需要特別補充嗎?每天吃這個會不會傷腎?」

2021年6月27日 星期日

透析病患更需接種新冠肺炎疫苗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自五月中起,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蔓延,所幸疫苗陸續到位,提供資格符合的民眾優先施打。

在台灣腎臟醫學會的積極奔走與呼籲下,衛福部疾管署將透析病人之新冠肺炎疫苗施打順位,由原本的第八(65-74 歲長者)或第九類(重大傷病患者),改列為第五類,6 月 15 日後即可接受施打。

最近查洗腎室,許多腎友或家屬都會問:「洗腎病人身體那麼虛弱,適合打疫苗嗎?會不會有副作用?」

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

我有某某病,可打新冠疫苗嗎?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在政府努力奔走與國際友邦協助之下,新冠肺炎 COVID-19 疫苗已陸續到位,接種順位也依序開放給更多符合資格的民眾施打。

近來看門診或在洗腎室查房時,也多了許多和病人家屬討論他們是否適合打新冠疫苗的對話:

「我有 XX 病,適合打疫苗嗎?」

「我媽媽之前曾腦中風過,腦部血管有塞到,可以打嗎?」

「爸爸有心臟病做過心導管,在冠狀動脈內放了兩個支架,打疫苗會不會讓血管又塞住?」

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

腎病患者罹患癌症可打造血針嗎?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腎友趙阿姨,兩個月前在洗腎室半年一次的例行性胸部 X 光檢查中,意外發現右下肺有一塊不明陰影,轉診至胸腔科做進一步檢查後,確認是肺癌,經手術切除部分肺葉後,目前正接受化學治療。

這天查洗腎室時看到她,關心地問:「阿姨最近還好嗎?打化療的副作用還可以忍受嗎?」

「謝謝醫師關心,還撐得住!」趙阿姨客氣的說。

我翻翻病歷,查看她最近的抽血報告,白蛋白 3.9 g/dL,血色素 9.8 g/dL,稍微低了些。便鼓勵阿姨要多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及豬肉、牛肉等紅肉。正打算離開走向隔壁床時,我被趙阿姨叫住。

「請問張醫師,回診時,腫瘤科醫生有提到,要和洗腎室醫生討論是否有必要繼續打補血針?他說打這種針可能會讓我的腫瘤變大耶!嚇死我了!真的會這樣嗎?」我從阿姨的眼神看到滿滿的疑問與擔憂。

2021年4月7日 星期三

站不穩又走不遠,小心肌少症上身!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秀月阿嬤患有慢性腎臟病,規則在我的門診追蹤;她的兒子很孝順,每次回診都會陪她一起來。

這一天,輪到阿嬤進來看診時,電腦已叫號,卻沒人進來,跟診護理師便到診間外去喊阿嬤的名字,這時才見到秀月阿嬤顫巍巍地小步走著,兒子在旁攙扶著她,深怕她一個沒走穩就跌倒。

費了一番工夫,阿嬤終於走進診間坐下來,我還沒跟他們打招呼,兒子便迫不急待地詢問:「媽媽這幾年體力差很多,尤其是近幾個月,站不穩,走不遠,怎麼會變這樣?」

「根據您描述的症狀,阿嬤可能已經得到肌少症了喔!」我提醒他們。

2021年3月29日 星期一

蛋白質份量這樣算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有位初診患者因體檢發現腎功能異常,診所醫師建議轉介至腎臟科門診做進一步的評估與治療。

在詢問相關病史、用藥史,開好相關檢驗與檢查單後,病人詢問我:「飲食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嗎?」

「建議要低蛋白飲食,肉類、海鮮、豆腐等不要吃太多,腎功能才不會退化得那麼快喲~」我答道。

「怎樣的份量才不算太多?」病人聽到我的飲食建議後,似乎更迷惑了。

2021年2月2日 星期二

腎臟若不好,小心貧血來報到!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王伯伯有高血壓和糖尿病,雖有規則服藥,但控制情況不理想。因腎功能逐漸變差,便轉介至我的門診。

翻翻抽血報告,除了腎功能不好外,血色素數值也偏低。再看看他略顯蒼白的面孔,我詢問:「平時會覺得無精打采、容易疲憊,稍微活動一下就沒體力嗎?」

還沒等王伯伯回答,陪同來看診的太太就先說了:「醫生你好厲害,你說的他都有,已經有好幾個月了,是因為腎功能不好造成的嗎?」

「剛才說的那些,都是貧血的典型症狀;許多慢性腎臟病患,確實較易合併出現血色素低下的情形,但是否全因腎功能不好所致,得再多做一些檢查才能確認。」我一邊回答王太太的話,一邊轉向螢幕用滑鼠點選多項檢驗項目。

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

長期服用的慢性藥恐含高磷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洗腎室腎友李大哥患有高血壓,有常規服用降壓藥,最近因上腹痛,做胃鏡診斷出有胃潰瘍,同時有在吃強效胃藥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來治療。

李大哥的抽血報告樣樣都好,白蛋白正常、沒有貧血、毒素的清除率很棒、血鉀正常,唯獨血磷這一個欄位,每次都超標出現紅字。

每次問是否有吃到一些含大量無機磷的加工食品,他都直搖頭說沒碰;鈣片也已增加劑量至每餐配三顆了,李大哥信誓旦旦、非常誠懇地告訴我,他每餐都有記得要配鈣片,絕無漏吃。

若真如他所言,只吃原型食物,高磷飲食都有避開,也確實隨餐服用磷結合劑,那麼造成血磷居高不下的原因,可能是他每天服用的藥物中,含有大量無機磷!
 

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

洗腎血管常塞住,怎麼辦?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最近在洗腎室查房看到陳阿姨都是苦著一張臉,她的洗腎用人工血管頻頻塞住,短短一個月,已經去導管室報到三次了!

「 如果又停掉,建議就要找血管外科醫師去開刀房清血塊,雖然有開刀傷口,也比較痛;但效果會比導管室的氣球擴張術來得好、也比較持久啊!」我翻翻陳阿姨的病歷本,近來三不五時就去通血管,可以體會她的鬱卒心情。

「開刀很恐怖啊,而且一定很痛,盡量還是不要啦!」陳阿姨連連搖頭,直喊嗯湯!

正當我在思考該如何勸進她時,陳阿姨忽然問我:「上次去通血管時,導管室醫生有建議我吃抗凝血劑,比較不會這樣一直塞住,張醫生您覺得我適合吃嗎?」

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

腎不好,眼睛跟著差!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洗腎病患一週要來院三次接受常規透析治療,除了透析相關不適外,身體若有其他不舒服如感冒、拉肚子、關節痠痛、手腳麻等症狀,腎友們通常也會一併告訴洗腎室的查房醫師,希望醫師能做初步的評估與藥物治療。

某天我查洗腎室時,腎友孔先生告訴我,他這幾天右眼怪怪的,不時會看到棉絮狀的漂浮物質。

「可以麻煩醫生開眼藥水給我滴嗎?」孔先生白天要上班,不方便去眼科看診,希望能在洗腎室處理就好了。

「你這真是考倒我了,我最不會看的就是眼睛疾病,視力模糊可大可小,最好還是去給眼科醫師檢查一下比較保險。」我老實回答。

要求被拒,看得出孔先生不是很滿意我的回覆。

隔了近一個月,假日值班查房時,又碰到孔先生,右眼上方蓋了個眼罩,我想起之前他曾提及右眼看東西模糊,便問他後來有檢查出是什麼疾病嗎?

「因為工作忙,就又拖了幾週,本來眼睛看到的是白色近透明的漂浮物,後來變成一大片黑影。上週總算去看眼科,醫生檢查完說我是視網膜剝離,要立刻住院安排手術,還好一切順利,昨天才剛出院!」孔先生吐吐舌頭,想起自己之前對我的態度,不禁有點不好意思。

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

缺鋅有哪些症狀?腎友需要補鋅嗎?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這天,在洗腎室例行巡房時,腎友宋阿姨忽然問我:「醫生,我需要補充鋅嗎?」

原來是阿姨最近看了一篇關於「洗腎病患容易缺鋅」的文章,直觀上通常會這樣想:既然有缺,那就來補充吧!

但,真的有需要嗎?

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

除了勤握球,如何促進瘻管早日成熟可打針?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徐阿姨有慢性腎臟病,一直在我門診追蹤,最近因腎功能持續惡化,經討論後決定選擇做血液透析,便將她轉介去血管外科醫師門診,安排開動靜脈瘻管,待血管成熟,之後需要開始洗腎時就可直接從這裡打針,而不用另插透析用導管。

回診時,我看看阿姨的手,開刀傷口很工整且已經完全癒合了;再摸摸她的前臂,咻咻咻的電流震顫感非常明顯。

「手術很成功喔!之後每天都要至少摸一次,有摸到像這樣觸電的感覺,才是正常的喲!為了加速血管變大條,也可以開始做握球運動了~」我叮嚀徐阿姨。

「請問醫生,我的鄰居跟我說,他們家阿嬤之前去開洗腎瘻管,等了半年多都沒變粗,之後還是得從脖子插導管來洗腎,我會不會也這樣?」

正當我在思考該如何回答時,徐阿姨又急切地問道:「除了握球之外,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血管早日成熟呢?」

這真是個好問題!

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

腎友中秋飲食攻略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來到,各式月餅糕點紛紛出爐,麻豆文旦、麻豆白柚、鶴岡文旦、燕巢西施柚等選擇讓人眼花撩亂,再加上台灣特有的中秋烤肉文化,這些美食一旦放進嘴裡,很容易一口接一口,完全停不下手,不知不覺就吃太多。

面對玲琅滿目的食物誘惑,腎臟病患該如何吃才能兼顧健康呢?

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

腎友罹癌機率高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洗腎患者的血色素若一直偏低,不管吃再多紅肉、或增加紅血球生成素的施打劑量,血色素就是補不上來,我便會開大便潛血的檢驗單去檢查是否有從腸胃道慢性失血的可能。

這天,剛好同時段有兩位患者的大便潛血報告出來了,我便在查房時順便告知他們。

首先是時值壯年的腎友李大哥。

「大便潛血報告有看到陽性反應呢,可能這就是造成你一直貧血的原因!下一步建議要做大腸鏡檢查喲~」我邊翻李先生近來的抽血報告邊說。

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

腎友出現血尿小心泌尿系統腫瘤!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蕭先生是位壯年男性,已經接受規則血液透析六年多了,當初是因為長年吃止痛藥以致腎臟壞掉開始洗腎的,經調整心態、逐漸適應洗腎生活後,除了需一週來洗腎室報到三次外,生活作息倒也很和旁人無異。

最近這幾個月,蕭先生三不五時就會解血尿,吃了抗生素與止血藥後雖會改善,但隔沒多久血尿又來。

我感覺怪怪的,心中不太踏實,建議他去泌尿科做進一步檢查,排除掉惡性腫瘤的可能。

「醫生你想太多了啦!我還不到五十歲,不會那麼年輕就長出壞東西啦!」蕭先生覺得去看門診很麻煩,希望我照之前的處方開藥給他吃就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