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年3月29日 星期一

蛋白質份量這樣算


作者:張維文醫師





有位初診患者因體檢發現腎功能異常,診所醫師建議轉介至腎臟科門診做進一步的評估與治療。

在詢問相關病史、用藥史,開好相關檢驗與檢查單後,病人詢問我:「飲食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嗎?」

「建議要低蛋白飲食,肉類、海鮮、豆腐等不要吃太多,腎功能才不會退化得那麼快喲~」我答道。

「怎樣的份量才不算太多?」病人聽到我的飲食建議後,似乎更迷惑了。


腎病患者怎麼吃


在慢性腎臟病的治療中,低蛋白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
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灣腎臟醫學會在 2015 年提出的「台灣慢性腎臟病臨床診療指引」:慢性腎臟病第三期至第五期(腎絲球過濾率低於 60 ml/min)的患者應在不導致營養不良的前提下,採行低蛋白飲食,每日蛋白質攝取量應控制在每公斤體重 0.8 克以下。

舉例來說,若患者的體重是 60 公斤,要採低蛋白飲食來延緩腎功能惡化速度,則每天的蛋白質攝取上限為 48 克。

一份豆魚蛋肉類食物,含有 7 克蛋白質。將 48 除以 7,約等於 7,表示一天吃 7 份蛋白質食物就好。

蛋白質雖主要存在於豆魚蛋肉類,但全穀根莖類食物中也含少量蛋白質;在分配蛋白質份量時,全穀雜糧類約佔 1/3 ~ 1/2,豆魚蛋肉類約佔 1/2 ~ 2/3 的量。

因一碗白飯約含 8 克蛋白質,約略估算為一份;若一天吃兩碗白飯(中餐、晚餐各吃一碗),內含兩份蛋白質的量,剩餘豆魚蛋肉的可食份數就剩下 5 份。

若有固定飲用豆漿的習慣,一杯豆漿 190 毫升含 7 克蛋白質,剛好是一份蛋白質的量,扣除掉一天兩碗白飯、一杯豆漿後,每天吃進去之豆魚蛋肉量建議控制在 4 份以內。

算完數學計算題,規劃好每天的可食用蛋白質份數後,接下來就是要具體落實到平日生活之中,蛋白質的份數該如何拿捏呢?


方法一:查表秤重


這種土法煉鋼的方法,雖然麻煩,但也最準確。

先查詢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整理公佈的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,看要吃的食物,如鮭魚,每 100 克含多少之蛋白質,如此即可等比例換算出含 7 克蛋白質的鮭魚重量,再利用食物秤來秤重,即可知道當餐能吃多大塊的鮭魚。

除了可上網頁查詢外,也可從手機下載相關之應用程式,隨時搜尋更便利。





方法二:善用手掌來估算


若覺得每次進食前都要先秤重很不方便,尤其和家人朋友出外聚餐時,實在是羞於在公共場所大剌剌的把食物秤拿出來使用,那該怎麼辦?

在此介紹另一個簡易目測法:善用我們自己的手掌,將手張開來和食物比一比,藉此估算蛋白質份量。

首先要先用尺測量自己手掌的長度(中指指尖與手掌根部之間的距離)與寬度(大拇指掌指關節至手掌內側緣的水平距離),再利用下圖,得知自己的手掌大小是屬於三兩、四兩或五兩。





厚度約 1 公分的三兩手掌、四兩手掌與五兩手掌,分別代表 3 份、4 份、與 5 份豆魚蛋肉類食物。

1 份豆魚蛋肉類食物,為一兩重(即 37.5 克),含 7 公克的蛋白質,約是三指幅或半個掌心大小。

之後只要伸出手,張開手掌和食物比一比,就可粗略估算約是多少的蛋白質份量,是不是方便又實用呢?


份量換算好簡單


常見食物的「1 份蛋白質」份量換算如下圖:





若手邊沒有食物秤不便秤重也沒關係,善用自己的手掌來和食物相比,也可快速目測估算份量喲!


延伸閱讀




參考資料


  1. 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(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), 2018.
  2.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食物代換表 2019.
  3. 食物代換速查輕圖典【增修版】(三采文化), 2018.
  4. 透析護腎一日三餐健康蔬療飲食(原水文化), 2019.